2019年3月28日(周四)上午9:00,受同济大学地下系黄宏伟教授的邀请,我室在站博士后周鸣亮博士作了题为“物质点法在岩土工程大变形问题中的应用”的报告。
报告中,周鸣亮博士首先介绍了岩土工程中主要面临的大变形问题以及三类主要的数值模拟方法——有限元法、无网格法和自由网格质点法;分析了目前数值模拟常用了力学机理——拉格朗日有限元法和欧拉有限元法。随后重点介绍了自由网格质点法的代表方法物质点法,对其力学原理,主要特点进行了说明,展示了物质点法的主要计算步骤,并将物质点法与传统有限元法进行了对比,体现出物质点法在进行大变形模拟计算时的优势,同时也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
接着,周博士着重介绍了物质点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展示了诸如颗粒柱坍塌、单相体滑坡、两相体控制方程、三相体混合物理论等,以及接触问题相关的桩土问题、挡土墙问题、强夯问题、土工膜问题等,对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总结。随后,给出了数个物质点法模拟大变形问题的工程案例,诸如边坡的多种破坏模式的模拟、边坡坡脚开挖的模拟、边坡降雨破坏的模拟、对自由落体式贯入度的模拟,以及对15年12月深圳滑坡的事故还原模拟等。
周鸣亮博士简介:周鸣亮,男,1988年生。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博士后,在本科、硕士、博士期间,于英国剑桥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和开展研究,对岩土工程中多场耦合的分析方法、图像识别技术监测隧道病害等领域有丰富的项目和学术研究经历。博士期间与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公司、挪威岩土工程研究所、斯伦贝谢公司共同合作,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中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自主研发了全耦合数值模拟方法,来预测水合物在生产甲烷气体过程中的分解行为、以及水合物沉积物的地质力学行为。硕士期间开发出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的隧道裂缝检测系统,用于自动检测识别不同时间点下地铁隧道的裂缝。曾受邀在多个国际性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报告。
Copyright @ 2008-2024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所—五室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