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6日,经过生活组的精心策划,隧道五室的同学在薛亚东老师、张东明老师和刘智华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学术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是参观盾构隧道,调研地点位于苏州轨道交通三号线III-TS-05标段的施工现场。
乘车到达苏州轨道三号线III-TS-05标段施工现场后,在工程部谷经理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参观了施工的监控室。在监控室里,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施工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做到信息化、标准化施工。参观期间,同学们对于自己的疑惑,踊跃提问,项目总工王炜随后一一详细地为大家进行了讲解。参观完监控室后,谷经理又带领大家参观了为防止工后沉降过大的注浆施工现场。在现场,工作人员还为大家演示了水泥与水玻璃混合后的凝固反应试验,这更加调动了大家的参观热情。
王炜为大家讲解
谷经理带领参观
随后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进入隧道内部,参观了施工现场。由于穿越的是复合地层,盾构机在切削较硬地层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所以在进入盾构机操作空间时,尽管采取了换气通风降温措施,但温度依旧很高,以至于大家进去几分钟后就满头大汗。此外,施工现场的噪音也十分大,对于初次进入盾构隧道的同学来说,很不适应,甚至会觉得有些压抑。而对于那些施工人员来说,则要每天经历这种情况。所以同学们也是深切感受到现场工作人员的不易,对他们无私的精神表示敬意!
在参观完隧道后,大家又回到了项目经理部。在这里,王炜和王飞博士分别就盾构隧道穿越复合地层及盾构机直接切削大直径桥梁桩基础这两大难题进行了讲解。据介绍,由于此标段要穿越复合地层,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题,这对工程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挑战。比如由于地层不同,对盾构机的推进速度和姿态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隧道上部是软弱地层,盾构推进时的扰动极易造成塌陷和地表沉降过大等问题,给施工带来较大的难度。王飞博士则讲解了如何直接切削前方存在的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桩。在此标段线路的上方有一条河流,横跨这条河的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桥梁,若采用拆桥拔桩的方式,耗时且代价高,所以他们提出直接切削桩的方法,这就需要对盾构刀盘进行改进并严格控制盾构的推进速度。在这些方面,他们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并做了现场试验。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在克服一个个难题后,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王炜总工讲解
王飞博士讲解
项目部参观现场
全体合影留念
至此,隧道五室2017年春季的现场调研活动圆满结束。此次调研之行,通过参观施工现场,大家不仅对隧道的盾构施工更加了解,同时在相关技术人员的讲解下,也学到了许多相关的技术知识,拓展了视野,增进了我室与相关管理、施工单位的交流了解。
Copyright @ 2008-2024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所—五室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