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济大学工程风险研究团队甘彬霖博士生、张冬梅教授、陈兆庚博士生、黄忠凯助理教授、申轶尧博士后和赖浩然博士生等在《ASCE-ASME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in Engineering Systems, Part A: Civil Engineering》期刊上发表了题为“Resilience Evaluation of Existing Metro Stations Considering Adjacent Construction Disturbance Intensity: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的研究论文(图1),报道了临近施工扰动下既有地下车站韧性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
图1论文题目与摘要
既有地铁车站遭受临近施工活动扰动愈加频繁,对其运营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在灾链全过程中,地铁车站韧性是评价临近施工扰动对结构性能影响的关键指标。然而,目前的评估方法未考虑临近施工扰动强度不同的影响,导致对地铁车站韧性的准确评估变得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论文结合适应性循环理论与地铁车站灾链全过程特征(图2),对地铁车站的韧性进行了定义。提出了一个临近施工扰动下地铁车站韧性的综合评估框架,并将扰动强度作为一个关键因素纳入考量。该框架涉及到基于邻近程度和地质条件构建关联矩阵,并建立了一套扰动强度分级体系(图3),同时采用三角模糊数来量化扰动强度系数。此外,论文还介绍了关键性能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确定了韧性分级标准。最后,通过案例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图4、图5)。研究成果为临近施工扰动下地铁车站韧性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图2结构全生命周期与适应性循环理论关联关系
图3临近施工扰动强度等级关联模型
图4既有地铁车站与临近施工扰动示意图
图5韧性评价结果分析
第一作者
甘彬霖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地下结构韧性提升与智能化方面的研究
第二作者(通讯作者)
张冬梅 教授
主要从事盾构隧道结构安全与韧性提升方面的研究
邮箱:dmzhang@tongji.edu.cn
文章引用
Gan, B., Zhang, D., Chen, Z., Huang, Z., Shen, Y., Lai, H., 2025. Resilience evaluation of existing metro stations considering adjacent construction disturbance intensity: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ASCE-ASME J. Risk U. A. 11(4), 04025072.
原文链接
https://ascelibrary.org/doi/epdf/10.1061/AJRUA6.RUENG-1660
原文二维码
撰稿:甘彬霖
编辑:陈轩杰
校对:王森
审核:申轶尧
Copyright @ 2008-2024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所—五室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