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12日,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全面风险专项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青岛成功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依托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围绕海底隧道建设全面风险管控为主题开展现场调研与学术研讨,我室黄宏伟教授、周鸣亮副教授、刘英男博士后及相关研究生参加研讨会,会议由周鸣亮副教授主持,并邀请了课题组王飞阳副教授进行了特邀汇报,青岛国信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翔,副总经理谭明伦、王希浩,安全与风险管理部部长张乐等主要等领导以及二隧公司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全程参与了交流与讨论。
2025年8月11日,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全面风险研究团队赴现场隧道调研(图1、图2)。分别针对陆域钻爆段、海域钻爆段和盾构段开展现场风险差异化巡查。黄宏伟教授指出,现场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化超前钻孔与注浆工艺,提升施工效率;严控防水环节施工质量,优化降温方案;现场堆载要结合实际受力特点进行优化;服务隧道应强化底部排水能力,有效应对雾气影响,保障作业环境安全。
图1 同济大学全面风险研究团队赴现场调研(钻爆段)
图2 同济大学全面风险研究团队赴现场调研(盾构段)
2025年8月12日,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全面风险专项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安全生成调度指挥中心召开(图3)。课题组王飞阳副教授受邀作题为《基于Drucker-Prager相场法的富水断裂带海底隧道突水灾变演化分析》的学术报告,系统地报告了基于DP准则的相场法相关理论、优势及其在富水断裂带突水灾变中的应用(图4)。
图3 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全面风险专项研究学术研讨会
图4 王飞阳副教授作学术报告
我室刘思晗、倪佳泽、姜琪浩、李昌泽、方育智、宋贺杰、仝令帅7位研究生就近期关于胶州湾二隧全面风险各个方向研究进展及下阶段工作计划等向各位领导与老师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与交流(图5-图11)其中,刘思晗博士研究生作题为《区块链赋能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与应用》的学术报告、倪佳泽博士研究生作题为《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的海底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预测模型》的学术报告、姜琪浩博士研究生作题为《基于耦合马尔可夫链的多模态数据隧道开挖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更新》的学术报告、李昌泽硕士研究生作题为《变截面隧道施工结构力学响应分析与多源数据分析》的学术报告、方育智硕士研究生作题为《海底公路隧道初期支护智能决策系统》的学术报告、宋贺杰博士研究生作题为《考虑风险相关性的钻爆法隧道工期概率估计方法》的学术报告、仝令帅硕士研究生作题为《数据驱动的隧道裂隙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学术报告。报告涵盖区块链安全风险评估、海底隧道风险概率预测、马尔可夫链地质建模、变截面隧道力学分析、智能支护决策、钻爆法工期概率估计及数据驱动围岩稳定性分析等隧道工程技术前沿内容。
青岛国信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有限公司主要领导以及各标段主要负责人对各位同学的汇报内容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同济工程风险团队在全面风险管理研究课题中的成果,一致认为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并就关键技术难点、风险防控重点及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主要强调了需加强产学研协同,加速创新成果在项目中的推广应用,推动前沿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安全高效建设。
图5 刘思晗博士研究生作汇报
图6 倪佳泽博士研究生作汇报
图7 姜琪浩博士研究生作汇报
图8 李昌泽硕士研究生作汇报
图9 方育智硕士研究生作汇报
图10 宋贺杰博士研究生作汇报
图11 仝令帅硕士研究生作汇报
本次会议聚焦海底隧道工程的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旨在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交流平台。隧道五室师生踊跃参会交流,强化自身能力,拓展校企合作,扩大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的影响力。
撰稿:刘英男
编辑:曾诗怡
校对:王 森
审核:申轶尧
Copyright @ 2008-2024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所—五室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