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2014)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于2014年11月23日至26日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主办,同时得到了国际隧道协会(ITA)等诸多单位的支持。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全国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企业、科研机构等六百余位代表参加,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孙钧院士,中国工程院王梦恕院士、郑颖人院士、龚晓南院士等众多知名专家学者。
在黄宏伟教授、张冬梅教授的带领下,我室研究生王明卓、沈贤达、孙��、刘梓圣、林盼达、刁振兴、岳磊、杨文亮参加了本次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的高水平学术会议。黄宏伟教授作以《隧道及地下工程健康检测与监测》为题在11月23日对各位参会代表进行了会前培训,王明卓、沈贤达、刘梓圣在会议分会场做了精彩学术报告,获得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

图为刘梓圣在进行学术汇报
我室一年级硕士研究生刘梓圣于11月25日上午在“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理念、设计与研究”分会场做了题为《软土盾构隧道芳纶布加固机理及效果研究》的学术汇报,分析了芳纶布加固工法对运营盾构隧道横向收敛变形以及接头张开量的加固效果和作用机理,汇报以芳纶布加固时机与加固层数为参数,为这种新兴加固工法的进一步工程应用提供了合理的建议。
在11月25日下午的“隧道及城市地下工程的防灾减灾技术”分会场中,我室王明卓做了题为《基于横向收敛变形的盾构隧道风险评价研究》的报告 ,针对上海软土地区拼装式盾构隧道,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考虑地层参数的影响,进行三维精细化数值模拟,得到隧道内部结构性能随变形的发展规律。随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基于横行收敛变形的盾构隧道风险评价指标,并且与实际工程检查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我室沈贤达做了题为《盾构隧道接头易损性的综合评价分析》的报告,介绍了接头易损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阐述了评判模型的因素集、隶属度函数以及因素集权重的确定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图为王明卓在进行学术汇报
几位研究生同学的汇报获得了在场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现了我室研究生的学术风采。
会后,在会议主办方的带领下,我室研究生参观了位于杭州的几处在建地下工程施工现场,开拓了眼界,增长了对实际工程的了解。随后于11月26日顺利结束此次会议行程返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