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0日,隧道五室王飞、刘德军与朱蕾三位博士研究生在岩土楼进行了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有上海交通大学沈水龙教授(答辩主席),上海大学张孟喜教授,同济大学夏才初教授,同济大学廖少明教授,同济大学丁文其教授。另外,三位博士研究生的导师黄宏伟教授、张冬梅教授与薛亚东副教授也作为答辩委员参与了本次答辩。本次答辩秘书由同济大学彭铭助理研究员担任。
王飞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盾构隧道变形性态分析及结构易损性评价”围绕盾构隧道的结构特点,利用数值分析、室内试验及解析分析等手段,深入的开展了地表超载下软土盾构隧道横、纵向变形性态分析、光纤传感技术在盾构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发和结构易损性评价工作,取得的成果对软土盾构隧道的健康监测、安全评价具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答辩主席沈水龙教授宣读王飞博士论文的答辩决议
刘德军的博士学位论文“隧道衬砌开裂机理及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加固方法研究”,以山岭隧道衬砌裂缝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室内试验及解析计算等工作,揭示山岭隧道衬砌裂缝的产生机理,初步形成了隧道衬砌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加固方法。论文紧密结合隧道衬砌修复加固的重大需求,得到的研究成果对隧道衬砌加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答辩委员会对其论文答辩表示满意,并推荐为优秀博士论文。

答辩主席沈水龙教授宣读刘德军博士论文的答辩决议
朱蕾的博士学位论文“软土盾构近距离穿越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围绕近距离穿越,运用理论解析、数值模拟、离心试验和实测数据分析四种研究方法,开展了软土盾构穿越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对对既有隧道的结构安全保护具有较重要的工程指导价值。

答辩主席沈水龙教授宣读朱蕾博士论文的答辩决议
答辩委员一致认为,三位博士研究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了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论文达到了工学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经投票,全票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答辩取得了圆满完成。
最后,对王飞、刘德军与朱蕾三位博士表示祝贺,并祝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平安快乐,工作中再创辉煌!

三位博士与答辩委员合影
(撰稿人:王飞 网络编辑:高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