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特的开题报告叫边坡在降雨条件下稳定性概率预测研究。首先讲了研究内容的实用性,然后介绍了格林安普模型在边坡稳定性的应用。
杨杰硕士的预开题题目是《基于数值分析的土体本构模型选择及其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该项目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法国国家科学署共同资助项目《基于风险的土体本构模型选择》。在报告中,杨杰硕士就课题背景,研究现状及其研究计划和已获得的成果做了详尽的汇报并听取了各位老师的意见。
李钰阐述了列车振动荷载对隧道长期沉降的重要影响,分析了列车振动荷载的表达形式以及长期沉降的计算模型。
岳磊的预开题报告了土石混合体的发展背景、研究现状,指出现阶段该方面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即缺少增加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的研究,他指出可以通过借鉴纤维加固土体的方式来加固土体。最后他确定了实验方案,并确定了暑期学习计划。
宋海云同学作了题为“海上风电基础选型及其安全性评价”的预开题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课题的来源,该方向目前的研究现状,详细的研究思路以及目前取得的进展,最后对整个研究计划作了详细的安排。
王明卓的汇报题目为《地铁盾构隧道变形风险预警可视化研究》,主要从研究背景和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工作计划四部分来介绍。王明卓计划研究地铁盾构隧道结构的变性规律和风险等级理论,借助WSN无线传感技术和MEMS集成技术实现地铁盾构隧道结构的智慧感知;并且利用信号转化、自动控制和LED显示技术,最终实现地铁盾构隧道运营的风险预警可视化。
沈贤达先阐述了鲁棒性,易损性和贝叶斯网络的概念,联系和分析方法。然后,建立隧道易损性分析关系图,最后分别通过局部和整体两个角度分析隧道易损性。
黄强博士生简要介绍了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的隧道渗漏水研究的一些文献综述。介绍了当前研究地铁列车行车荷载对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和盾构隧道渗漏水的研究情况,对如何结合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和盾构隧道渗水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地铁隧道列车引起的振动问题和渗漏水问题是隧道运营面临的长期问题,也是目前隧道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会上各老师对这一研究方向的开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助于黄强博士生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撰稿人:吕特、杨杰、李钰、岳磊、宋海云、王明卓、沈贤达、黄强 网络编辑:岳磊)
Copyright @ 2008-2024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所—五室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