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日(周二)晚上18:00,我室在岩土楼203举办面向2021级新生学术座谈会第四课,也是该系列活动的最后一课。会议由19级博士生常佳奇主持,19级硕士贾非、19级博士生常佳奇向新生们作了分享。
图1 全体参会同学
首先,贾非同学作了题为“Python编程语言简介与入门”的讲座,从Python简介、Python基础知识、Python环境配置以及深度学习研究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和分享。Python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解释型、高级编程、通用型编程语言,具有简单直观、功能强大以及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因此是科研中十分常用的编程工具。贾非同学首先对Python以及Python基础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且通过现场运行代码向同学们展示了Python的每一块基础知识,让大家直观了解Python的基础内容并且清晰之后的学习路径。接着介绍了Python的环境配置并且为方向与深度学习相关的同学们提出了非常实用的研究建议。具有一定规模的数据集是进行深度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环,研究时要明确研究任务类型和各类模型的适用性;在代码学习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敲代码、注意格式、逻辑和细节。贾非同学介绍内容丰富、展示形式多样,不仅介绍了很多干货知识还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学习建议,吸引了很多同学来学习。
图2 贾非同学做有关“Python简介与入门”的报告
第二位报告人常佳奇同学的讲座题目为“专利申请的相关注意事项”,向大家展示了专利软著申请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常佳奇同学首先介绍了两种专利申请途径以及专利申请形式,并以与代理机构合作申请的途径和与校外企业合作申请的形式为例,带大家梳理了每一步申请流程及相应的注意事项。整个申请流程主要包括提交提案、填写专利人信息,上传相关附件以及返修与审批。当然,常佳奇同学还以自身经历向大家提出了很多有用的注意事项,比如,在与代理机构合作申请时,一定要选择学校规定的8家专利代理机构提交技术交底书,合作协议可以进行修改,专利检索报告应该由代理机构出示等,这些干货能够帮助大家在之后申请时少走弯路。
图3 常佳奇同学做有关“专利申请注意事项”的报告
二位同学的报告内容丰富,讲解生动,涉及Python编程语言的入门基础以及深度学习研究建议,专利软著申请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并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对新生们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经验。通过这次交流,新生们对Python语言的基础和学习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专利软著的申请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至此本学期新生讲座全部结束,同学们从中收获了一些知识,也获得了和老师以及师兄师姐交流的机会。相信通过这一系列讲座,新生同学们能更快的进入科研状态。
撰稿人:傅蕾
编辑人:王天鹏
Copyright @ 2008-2024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所—五室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