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动态
我室硕士生阳帅、王梓芃、冼健棠顺利完成硕士论文答辩
发布时间:2022-05-23

 2022523日上午9点在腾讯会议室举行了我室硕士生王梓芃、阳帅、冼健棠的硕士论文线上答辩。参加答辩的老师有:答辩主席,同济大学薛亚东副教授;答辩委员,同济大学张洁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彬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研究员刘晓,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郑文棠,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于永堂;答辩秘书,博士后周鸣亮。与会旁听的还有五室的各位同学等。

首先由阳帅介绍他的论文内容。他的论文题目为《降雨条件下区域滑坡灾害概率分析》。其论文针对区域滑坡的易发性评价进行研究,基于马尔卡夫蒙特卡洛方法对土水特征曲线进行预测,并利用贝叶斯方法进行更新。在基于水土特征曲线预测确定了模型参数后,对单体滑坡提出了降雨诱发无限体边坡失稳分析模型;在使用单体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对区域滑坡灾害分析方法,并利用ARCGIS平台实现了区域灾害分析的可视化;最后为实现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的良好联合,利用贝叶斯信息准则确定了联合函数,建立了基于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的区域滑坡联合预测方法。

1 阳帅同学进行线上答辩

然后由王梓芃介绍他的论文内容。他的论文题目为《滑坡时间概率预测方法》。论文从线性速率倒数法出发,依托于Mt Owen煤矿滑坡案例,分别以极大似然法贝叶斯机器学习法构建了滑坡时间概率预测方法,为了评价线性速率倒数法的预测效果,依托与Ooigawa滑坡案例与非线性速率倒数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线性预测方法的优缺点和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将滑坡时间概率预测推广到基于位移对数模型的滑坡时间概率预测方法中,并对以上三种方法进行对比,给出了各方法适用方法和适用范围等相关建议。

2 王梓芃同学进行线上答辩

最后冼健棠介绍了他的论文内容。论文题目为基于性能的土质边坡抗震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论文从确定性方法入手,引入不确定性分析对Newmark进行优化,首先是基于地震动记录数量对永久位移概率分析的影响,在基于该影响下,通过鲁棒性分析方法对地震动记录的选择方案进行了有效性评价,接着在多源不确定性条件下实现了对二维边坡的安全抗震评价,最后对土质边坡的永久位移概率分析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探讨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对永久位移概率分析的影响。

3 冼健棠同学进行线上答辩

汇报之后,王梓芃、阳帅、冼健棠三位同学针对于各位老师的提问进行了依次回答,答辩委员会成员就王梓芃、阳帅、冼健棠三位同学的论文和答辩表现进行打分,对答辩结果进行投票。对投票结果统计后,答辩委员会主席薛亚东分别宣读三位同学的答辩决议,答辩委员会全票通过其论文答辩,同意授予王梓芃、阳帅、冼健棠三位同学工程硕士学位。接着三位同学发表了答辩感言,表达了对各位老师、同学的支持和帮助的感激之情。最后薛亚东副教授对三位同学寄予了希冀,鼓励他们更加砥砺前行。


供稿:马翔宇

编辑:姚鸿增


Copyright @ 2008-2024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所—五室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邮编:200092